國內除草機器人市場規模近900億元,海外超千億美元,蔚藍引擎憑借獨家專利技術獲天使投資,加速商業化布局。
農業機器人賽道正迎來政策與市場的雙重紅利。在國家“人工智能+農業”戰略推動下,智慧農業裝備需求激增。數據顯示,國內除草機器人市場規模可達900億元;海外市場同樣龐大,潛在市場規模超過1000億美元。這一背景下,蔚藍引擎近期獲得司南導航的天使投資,標志著資本對激光除草技術的認可。
司南導航作為農業自動駕駛領域的先行者,此次投資強化了雙方在無人農場、農機自動駕駛等方向的協同。蔚藍引擎CEO趙志武透露,公司已在智慧農業領域積累戰略合作資源,投資將用于產品量產和市場拓展。
激光除草機器人的核心價值在于顛覆傳統模式:
成本革命:
人工除草成本高企(200-300元/畝),而激光技術通過自動化和規模化,能將成本壓縮至20%-30%(40-60元/畝)。
市場適配性:
產品覆蓋大田和設施農業場景,尤其適合對除草有嚴苛要求的作物,如出口蔬菜和有機種植。其非接觸式設計減少了對滴灌帶等設施的破壞,提升了農田適應性。
未來前景:
機構預測,農業機器人將成為農機市場的新增長極。蔚藍引擎憑借快速商業化能力,已獲得大型農場和合作社的采購意向。隨著技術迭代,公司未來可能拓展至其他精準農業領域,進一步釋放市場潛力。
在農業植保領域,過度依賴除草劑已成為生態隱患——土壤退化、農藥殘留問題頻發。作為蔚藍引擎的創始人兼CEO,趙志武敏銳地捕捉到這一痛點,于2022年創立公司,專注于激光除草機器人的研發,致力于用創新方案替代化學藥劑和人工。
公司即將推出的兩款機器人,大田機器人適用于大規模作業,而小型版本則針對高價值作物場景,如有機蔬菜園。在實際測試中,機器人展示了驚人效果:
精準除草:AI視覺系統實現亞毫米級識別,單個激光模塊每小時可清除超1.2萬株雜草,確保作物幾乎零損傷。
生態效益:激光除草避免了化學污染,促進土壤生態回復。
激光技術解決了農民的核心難題:苗期除草難、設備傷苗率高。一位參與試驗的農場主反饋,機器人除草后,作物生長更健康,除草成本節省超40%。目前,公司已收到來自農業生產公司的采購意向,計劃26年正式推向市場。
創始人愿景:
短期目標是通過激光除草機器人細分產品拓展海內外市場。長期來看,趙志武強調:“蔚藍引擎的使命是推動可持續農業發展。AI+機器人不是替代農民,而是賦能他們。”在國家戰略支持下,公司有望成為智慧農業的中堅力量。